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服务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生动传神的浮雕刻画:“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2020-01-08 09:28:05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墓室、祠堂或门阙的建筑材料,它集绘画、雕刻为一体,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描绘的历史故事尤其多,「荆轲刺秦王」即为其中一例。

640.jpg

《史记·刺客列传》书影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年,《战国策》和《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记叙内容大致相同。《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记载更加丰满,尤其是细节上的描写生动传神,人物塑造上也十分成功。

641.jpg

 秦灭六国图(前222年王贲灭燕)

        秦王政灭韩、赵二国后,兵临易水,向燕国边境压来。燕太子丹即请荆轲以燕国使者身份,以投降归顺的名义伺机刺杀秦王。秦王未料有诈,隆重接见。荆轲、秦舞阳捧盛放樊於期人头的匣子、地图走到秦王面前,荆轲「图穷匕首见」,左手揪秦王袖子、右手操匕首直刺,秦王撕断袖子逃脱,绕柱而跑。侍医夏无且拦腰使劲抱住荆轲,使得秦王有机会挥剑斩断荆轲的腿。荆轲拼力将匕首向秦王投去,只击中了柱子,于是秦王左右侍卫上前杀死了荆轲。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神木市大保当就出土了一组墓门楣画像石,石上的雕刻讲述的就是「荆轲刺秦王」这一故事。

642.jpg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见于《史记·刺客列传》。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现在河北省易县,霸县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地图和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画面内的人物、场景安排就是以史记为蓝本设计的。这是荆轲,你看他头戴长冠,身穿袍服,躬身跨步向前,“引起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御医夏无且拦腰用力抱住荆轲,他的身后,头戴进贤冠,身着长袍的秦舞阳跪伏于地上。樊于其的首级置于打开函盖的函内,清晰可见其头戴帻巾以及墨线勾勒的五官须眉。再看铜柱后的秦王,头戴通天冠,手执长剑,“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秦王的身后,两人被这突发事件吓的不知所措,惊慌后退,“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反映了汉民族文化价值的取向。司马迁撰写《史记》为此说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荆轲刺秦王」画像石中,画面表现的正是荆轲谋刺秦王、匕首击中柱身的一瞬间。铜柱上露出的刀锋,表现出了荆轲孤注一掷迸发出的强大力量。秦舞阳的惊恐,衬托出荆轲临危不惧的神态。如此对比的手法,有明显的褒贬之意,意在歌颂荆轲的勇和义。雕刻家运用浮雕和线刻的手法,把「荆轲刺秦王」画面的整体感和节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艺术形象的产生和风格的形成,正是汉代审美的体现,反映了汉代天人合一、视死如生的理念。
        陶渊明《咏荆轲》曰: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以殁,千载有余情。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都、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的形象。诗人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在萧萧秋风中、滔滔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画像石上刻画的画面,也是要表现同样的意境氛围,歌颂荆轲的英勇无畏,这种浩然正气也正是后世所崇尚的,所以刻画在墓门石壁之上,以明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