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服务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中国陶文化

2018-03-04 12:58:00

    我国早在8000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这一发明标志着人类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四千年前)的启始,成为贯穿这个时代始终的重要标志。陶器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特性和优点在当时被广泛运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先民们的生活方式,更记载了新石器时代的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国家起源以及气象、地理等方面的状况,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和历史原貌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我国早期的陶器,以新石器时代的最为著称。新石器时代是陶器的鼎盛时期,当时的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烧制了大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陶器。掀开了中国陶瓷文化史史上灿烂辉煌的篇章。


    陶器的发明与意义


    陶器是将具有可塑性的粘土,经水湿润后,成型,干燥,在700-1000摄氏度的低温中烧造而成的坚固的制品,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使物体的本身发生质变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关于陶器的起源有诸多的神话传说,当时的人们或许是由于年代的久远淡忘了制陶的始祖,也或许是想把敬仰和感激之情依附于神灵身上,便产生了“神农耕而作陶”,“舜陶于河滨”,“宁封子为黄帝陶正”,“女娲抟土造人”等故事,表达了其对远古历史的追忆与附会。


    当然,陶器不可能是神对人类的恩赐,它必定是远古先民们在与自然作生存博斗中,经验、劳动与智慧凝合而产生的结晶。究其起源,与多方面因素是离不开的:对黏土的认识,火的利用,贮存的需要,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的发展,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陶器的产生。


    陶器的发明对远古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组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社会经济形态从采集、渔猎为主过渡到以农业(包括牧业)为主,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蛮荒时代”。它体现了人类对水、土、火的认识和把握,开启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先河,为以后的建筑、雕塑与工艺美术等奠定了基础,是新石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发明了陶器。最早发现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陶质区分,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从工艺上区分,有手制、模制、慢轮、快轮;从纹饰上区分,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附加堆纹、镂孔;从陶窑结构区分,有横穴窑与竖穴窑。正是这些风格迥异,不同的类别,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陶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由于空间与时间的不同,需要与追求的不同,标准与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与文化内涵,使陶器成为这个时代纵向断代和横向区分地区类型的标尺。从考古中证实,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其分布主要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等五个大区域。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黄河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发展鼎盛的地区之一,它优良的经济地理环境,为当时的定居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促进了陶器的繁荣,因此具有系统的陶器发展序列和密集的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裴李岗为代表,距今为8000年,有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白石村文化等类型。裴李岗文化陶器大多为红陶,有泥质陶和夹沙陶两类,素面磨光,有些辅以篦纹、划纹和乳钉纹;全部手制,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型有弯月双耳圜底球形壶、筒形罐、碗、圜底钵、三足钵、高足碗形鼎等。裴李岗遗址发现横穴式陶窑,这是我国最早的陶窑。


    其中期文化为彩陶的繁荣时期,主要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921年,仰韶文化因其最早的发现地—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据用碳——14测定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575——前2550年前后。仰韶文化以磨光红陶和彩陶著称,造型多样,器物手制成型,即用泥条盘筑法,实用美观;纹饰多以黑地绘红彩,其精美的纹饰,鲜艳醒目;陶窑分有模穴窑与竖穴窑两种。仰韶文化的代表性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低沟类型。大汶口文化分布于黄河下游,于1959年首次发现,得名于其发现地——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镇。大汶口文化以红褐色陶为主,灰、黑陶不多;纹饰有划纹、堆纹、锥刺纹、戳印纹、花瓣纹、涡纹、星纹;均为手制,晚期出现轮制。代表性器物有釜形鼎、钵形鼎、觚形杯、圆孔的圈足豆等。这种文化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地区年代为公元前4040——前2240年。


    晚期文化有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村而得名。分布区域为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东北部,用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2575——前1730年左右。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最为世人称道的是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一件彩陶舞蹈纹盆;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甘肃省和政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分布在青海、甘肃和宁夏境内,据碳——14测定,年代约在公元前1890年——前1620年,陶器采用手制,彩绘以黑色为主,陶说较发达;中游的中原龙山文化,下游的龙山文化,以下游的龙山文化最为卓越。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举碳——14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10年——前1810年左右。龙山文化多为泥砂质灰黑陶和细泥磨光黑陶,大都素面无纹,朴素雅致,或饰以弦纹、镂孔和划纹,器型有深腹平底罐,曲腹盆形鼎、三足盘、蛋壳高柄杯等,尤以蛋壳高柄杯为极点,质地纤薄,雕镂精细,体现了当时工艺成就之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