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服务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殷商至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的演变

2018-02-10 03:25:00

中国的青铜器艺术,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周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神秘氛围,这不但反映在当时的青铜器繁杂多样的纹饰上,而且对中国后来的文化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里岗时期至殷墟早期

早期的人类社会认为动物对人具有神奇的力量。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反映在青铜器上,则为狞厉怪异的纹饰,以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此阶段所流行的纹饰主要是饕餮纹,即一正面的兽头,眼、眉、耳、口以鼻中线为轴,对称分布。有的还有对称的躯干、尾、肢、爪。皆为单线条。无地纹,多呈带状,饰于器物口沿下。

形制上看,分为分尾不分尾两种。其中,分尾有i尾分歧(有粗细阳线之分)、ii尾分歧(上部向上卷起,下部同i型)、iii尾分歧(前后排列,皆上卷,少见);而不分尾型皆上卷,细阳线为常见。

还有一种,在二里岗上层晚期到殷墟早期流行,主纹内外填满细密云雷纹,周围密布立刀式纹。

此外还有几何形纹饰:如圆圈纹、S形雷纹。这种几何形纹饰多用作辅助纹饰。

殷墟中期至西周早期

这一阶段的饕餮纹有两种新形式:一为躯干作条状,目上出羽翅状角,殷墟中晚期流行;二为整个纹饰分三列,中间躯干与下列足、爪用云纹、条纹代替,上列作刀形。殷墟晚期到西周早期流行。

不分尾而尾下卷的饕餮纹,采取三层花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种有首无身(五官相联或相离)。作为主纹饰,此时段一直流行。

另外龙纹、鸟纹也颇流行。龙纹有夔纹和团龙纹。鸟纹有小鸟纹、长尾鸟纹、大鸟纹。

此外还有云纹、雷纹(作地纹)、蝉纹、乳钉雷纹(主纹)、涡纹、三角形纹、蕉叶形纹(辅助纹饰)。

西周中期

到了西周中期,饕餮纹逐渐衰落,龙纹和鸟纹逐渐流行起来,其中以顾龙纹、大鸟纹、长尾鸟纹最为流行;此时窃曲纹也悄然兴起。

顾龙纹多分布于器颈或盖边沿,大鸟纹布满器身。长尾鸟纹最有特征的形式是双尾羽,中轴对称,带状分布。窃曲纹则形式多样。总体看来,此时青铜器呈现简朴而雅致的风格。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这一阶段青铜器总的风格是保持西周中期所出现的简朴风尚,纹饰排列继续窃曲纹非轴对称连续的作风。此外还有波纹、重环纹,常几种纹饰集于一器。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瓦纹等。

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

此阶段纹饰逐渐拜托传统母题,不断创立新形式,风格转向繁复。在结构与布局上以非轴对称的连续性纹饰为主。此外,地域性也十分突出。春秋中期开始形成了蟠螭纹,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小龙相合缠绕,组合为一个纹饰单元,一直流行到战国中期。春秋晚期始,又从蟠螭纹演化出各种变形蟠螭纹,其特点是小龙躯体粗肥,内填条形纹、三角纹、云纹等,盛行于战国早中期。蟠虺纹与之同时出现。单元图案呈长方形,流行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时期还盛行花朵纹、垂叶纹、植物纹、人物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