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典型玉器, 环形、有一缺口。 它分布广阔, 并具有明显地域特征。 其用途寓意和形制在不同时代、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面貌,因此可以说, 玉玦是玉最早与文化结缘的象征物。 玉玦的用途 玉玦用途, 古今说法甚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 1.耳饰 新石器时代、 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 常有发现。 出土时玉玦多置于人骨架的耳际, 且缺口向上,成对出现, 被认为是一种“玦形耳饰”,应为玉饵。 2.礼器 在先期的初步研究中, 根据横岭山出土的玦饰多数位于墓主头部的情况, 曾认为玦在当时可能是一种耳饰。 但部分玦饰其体积与质量都较大,因此推测, 玦在当时也可能具有礼器的功能。 3.神器 此说根据红山文化典型器“玉猪龙”的形状“圆形有缺”类似“玉玦”, 而另称“玦形龙”或“兽首玦”。 因“兽形玦”出土时往往放在逝者的心胸处, 其形象为似猪又似龙的神兽, 所以某些玉器专家称之为沟通人心与神灵的法器, 即“玉神器。 ” 4.耳目 这是最近某些考古学家根据发掘出的墓主人眼中所嵌的一只玉玦而新提出的说法。 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具 8000年前的女尸, 有一块环状玉玦嵌入其右眼眶内。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解释为“以玦示目, 是我国出土最早的“玉眼”;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 5000 多年前的陶塑女神头像的双眼内也嵌入了圆形绿色玉片, 被认为是此种用玉传统的直接承袭。 5.佩玉 广东曲江石峡第四期墓葬中, 有的玉玦被发现于右上肢骨附近,说明其时玉玦亦可能兼做佩饰。 据说,玉玦古时多为王侯佩带, 玦者乃遇满则缺的意思, 王侯佩带是为警示, 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 玉玦还有决断之意, 鸿门宴上范增对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暗示他下决断。 6.符节器 在古时玉玦还是君王使用的符节器。 古时候, 当天子要派遣使臣出使国外, 或到某一个地区去执行某项任务时, 就赐给使臣一项信作为传达天子命令的证物, 这就是符节器的由来。《广韵》所言: “玦如环而有缺, 逐臣待命于境, 赐环则返, 赐玦则绝, 义取决。 ”上古人民纯朴, 可以用这种形制简单的符节器, 但是这类玉器很容易伪造, 所以东周以后就改用虎符。 7.货币 70 年代湖南省宁乡黄材王家坟山出土的 64件玉玦, 形制统一、排列有序、 大的直径有 10厘米以上, 小的直径只有 1.4 厘米; 1991 年在江西新赣大洋洲商代晚期遗址出土了 19 件玉玦, 均素面无纹, 在缺口的对应边上均钻一小孔, 可以串缀相连, 琢制规整, 抛光细腻, 扁薄, 成组大小有序, 直径2.6~7.1 厘米。 这些成批出土的玉玦据考都是财富之物, 作为货币使用。 8.琀玉 春秋以后, 玦的用途已多元化, 在使用上呈现多元化的功能。 有的玉玦在丧葬中使用, 用作一种冥器,表现为含于口中的“琀”。 如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的一陪葬男子, 其出土时口内含了两件直径 2.3 厘米、 孔径 1.55 厘米、 厚0.3厘米、 缺口宽0.2厘米的玦。 9.射箭用具 古人张弓射箭时, 一手持弓, 一手用“玦”勾住弓弦, 用力拉弦到极致, 遂操纵“玉玦”, 突然放弦, 箭矢迅如何川决口, 瞬间飞出, 此即为“开弦”、 “射决也”。 在古籍中言之凿凿, 皆称“玦”为射箭用具。 从以上可知, 玦的功能是逐渐转变演进, 并被赋予华夏文化的内涵。 玉玦的形制 玉玦形制多样, 基本类型有璧形、环形、 镯形及管形等, 此外还派生出多种类型: 方形、 长方形、 几字形、 钩形、 神兽形等不一而足。 这些玉玦有的无纹饰, 也有的加雕了纹饰。 大致而言, 中国东北及黄河流域一带流行基本型耳饰玦, 其余地区除此之外, 还出现各种类型。 例如, 台湾卑南遗址的人形玦和奇特罕见的异形玦、 广东梅县出土的三角形玉玦, 以及复杂成套的组玉玦。 不同的形式和纹饰, 反映出不同时代、 地区和民族的特色。 以下笔者选择介绍一些典型的、 以及特殊形制的玉玦。 1.兴隆洼文化璧形玉玦(图 1): 直径 3厘米、 孔径 0.7厘米,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玉质碧绿色, 细腻温润, 表面有凹坑和土沁。 外廓为不甚规整的圆形,中央稍偏处从两面钻一孔。 2.春秋璧形龙纹玉玦(图 2): 直径4.8 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白色, 器表有褐色沁及水沁, 纹饰内还残存有朱砂痕。 一面双阴线雕琢一个个变形虺龙卷鼻, 圆眼, 相互交接。 玦内圆孔边缘阴刻一圈平行短直线。 背面光素无纹。 3.战国方形玉玦(图 3): 长 2.85 厘米、 宽 2.4厘米、 厚 0.2厘米; 右长 2.8、 宽2.8、 厚 0.2厘米, 贵州省赫章县可乐墓葬出土, 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1对。 墨玉,呈墨绿色, 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晕, 磨制光润, 微透明。 这两件玉玦出土于一座墓, 呈方形, 玦口均从两面磨切而成, 断面呈三角形。 左面一件玦的一角钻有一个小圆孔。 4.战国扁方形玉玦(图 4): 最大件外廓 3.6-4.8厘米、 孔径 1.9厘米,最小件外廓 2.2- 2.9 厘米, 孔径 1.1 厘米, 厚0.90-0.2厘米, 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 13号墓出土, 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2 对。呈乳黄白色, 表面光洁润滑, 有玻璃光泽。 扁方环薄片, 外方内圆, 两侧圆弧边, 上缘外曲如弓背, 下缘内凹如弓弦。内缘作正圆形, 缺口宽约 0.2厘米, 环至缺口处均有二细圆穿孔。 另外, 下排 1对玦面还各有一圆孔。 5.战国至西汉扁平椭圆形玉玦(图5): 长 2.5 厘米、 宽 2 厘米、 厚 0.25 厘米,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双河乡毛家坝老龙头墓葬出土, 现藏于凉山州博物馆。青玉质, 器上附着白色沁斑。 整器扁平椭圆形, 其上部钻出椭圆形孔, 在器上端切除以缺口, 两侧磨为半月形。 6.西汉尖头玉玦(图6): 直径 2.2厘米, 贵州省普安县铜鼓山遗址出土, 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黄褐色, 半透明。 孔偏向一侧, 玦口为尖头。 7.西汉扁平斜坡形玦(图 7): 直径5.3 厘米、 孔径 1.7 厘米、 厚 1.2 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路惠州坟场出土, 现藏于广州博物馆。 透明水晶。 二面均为中间扁平, 外缘呈斜坡状。 内环切割不居中, 环璧为两面坡, 中间起棱, 缺处断面为六边形。 打磨较为粗糙, 缺口处有切割的崩缺和线形条纹痕。 8.商代晚期凹口玉玦(图 8): 直径2.8厘米、 孔径0.95厘米、 厚0.4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 119 号墓出土,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白色。周边磨薄, 一侧有缺口, 中部以管钻法钻出一孔, 略向一侧, 孔径大于器宽。 器身横穿一孔, 器身外侧磨出数个凹槽。 9.新石器晚期镯形玛瑙玦(图 9):外径 10.5厘米、 内径 8厘米, 现藏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 灰白色玛瑙质, 局部有浅棕色纹理。 内、 外缘磨成楔形两面突棱, 横断面呈六棱形。 缺口处两端均切成楔形。 10.西周镯形鳞纹玉玦(图 10): 直径 10.1厘米、 内径 7.2厘米、 厚 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白色, 有微沁。圆环形, 玦口开口处细窄。 玉玦在外减地浮雕一圈鳞纹。 此器造型十分独特,在传世及考古出土品中少见。 11.西周镯形水晶玦(图 11): 直径4.7厘米 、 厚 0.6厘米, 广东省博罗县横岭山商周墓地 94号出土, 现藏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 无色透明。 内侧两面钻, 玦口锯切而成, 加工精细。 器形规整。 12. 战国晚期绿松石环形玦(图12): 直径 3.8 厘米、 厚 0.7 厘米, 浙江省余姚市老虎山 14号墓出土, 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呈青绿色。 两面平整, 侧面呈弧形, 缺口呈斜面, 表面晶莹润亮。 13.东周环形石玦(图 13): 直径3.6-6.7厘米, 香港特别行政区赤鱲角过路湾出土, 现藏香港历史博物馆。 8 件。灰黑色。 与通常的玉石玦有所不同, 玦口显得较窄, 玦体较细, 缘面略呈圆弧形, 底面近平。 14.崧泽文化勾钩形玉玦(图 14):高 2 厘米、 宽 1.2-1.7 厘米、 厚 0.4 厘米,浙江省余杭市瑶山 55号墓出土, 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 对。 透闪石玉, 沁为鸡骨白色。 弯勾状, 扁平体, 外形略呈钩形。 15.春秋管型玉玦(图15): 直径 2.3厘米、 高 2.7 厘米; 右:直径 2.2 厘米、 高2.6厘米 ;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 现藏河南省博物院。 1对。 青色,有土沁。 体呈不相连的圆柱形, 中空, 通体饰蟠夔纹, 上端口沿饰重环纹。 16.红山文化黄玉兽首玦(图 16):高 5.9 厘米 , 宽 4.8 厘米, 重 90 克。 黄绿色, 黄褐色沁。 红山文化标志性动物形象之一。 兽体弓背卷曲, 头尾相接处有一缺口, 呈“C”字形。 兽首刻划较其他同类出土物简练, 双耳正面直立, 双圆眼外凸, 面部以鼻梁为中心隐起脊凸, 并有若干条阴勾线波纹, 背部对钻一孔。 17.河姆渡文化玉玦(图17): 上左:直径 2.2厘米; 上右: 直径 2厘米; 左: 长2.61 厘米、 直径 1.2-1.7 厘米;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2件。 2件均为萤石质, 黄绿色。 玦一面略呈弧面, 另一面较平。 其中第一件玦口联结, 为联结型玉玦。 18. 马 家 浜 文 化 圆 珠 形 玉 玦(图18):直径 2.1厘米, 孔径 0.6-0.9厘米,厚 1.7 厘米, 1974 年江苏省常州市圩墩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器呈黄褐色, 算珠状, 有缺口, 孔系一面钻成, 孔径正面小, 底面大。 取料硬度低, 似为滑石。 出土时置头部两侧, 似为生前墓主系于双耳。 19.西汉组玉玦(图 19): 最大件外廓 3.5-4.4 厘米、 孔径 1.5-1.9 厘米,、 厚0.2-0.09 厘米;最小件外廓 1.7-2.1 厘米、 孔径 0.6-0.7厘米、 厚 0.1-0.2厘米;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 13号墓出土, 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28件。 多呈灰白色, 表面光洁平滑, 不透明。 有一件灰白中有灰绿色, 有几件面上均附着植物痕迹。还有一件除缺口处有两个细圆孔外, 侧面另钻一孔。 均呈圆环状, 上端正中有缺口, 缺口宽 0.1-0.2厘米, 环至缺口处变窄, 两端钻有细圆穿孔, 圆环素面无纹饰但规整, 大小相依有序。 20.西汉方形玉玦(图 20): 长 7 厘米、 宽 7厘米、 孔径 1.3厘米、 厚 0.2厘米,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黄白色, 受沁, 有蓝色斑。 外方内圆, 四角尾尖齿,呈右旋向。 一侧有细缝缺口, 通圆孔。 正面侧边留有切割锯痕。 21.石峡角形花芽玉玦(图 21): 直径 9.1 厘米、 孔径 5.8 厘米, 广东省韶关市马坝石峡遗址出土, 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鸡骨白。 玦体扁薄, 廓边缘雕有四个角形花芽。 玦口切割整齐。 原已断破成四截, 在断口的两侧钻有成对的小孔, 以系丝线接缚。 22.石峡“山”字形玉玦(图 22): 直径 6.2 厘米、 孔径 3.2 厘米, 广东省韶关市马坝石峡遗址出土, 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褐色。 玦面扁薄, 廓外缘雕有四个“山”字形装饰。 断口切割整齐, 似为对半剖切。 23.战国锯齿形玉玦(图 23): 直径5.6-5.8厘米、 厚 0.2厘米, 贵州省赫章县可乐墓葬出土, 现藏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 呈青灰色, 光润, 不透明,局部分布有丝网状及块状青绿色, 基本形体为璧形, 廓缘外对称有四个突出的冠, 每冠六齿。 24.卑南四突耳饰玦(图 24): 出土于台湾省台东县卑南遗址, 现藏于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暗绿色, 有白色沁。 玦体呈窄环状, 有细缺口。 有一部分玦体外对称分布四个突出的小柱, 亦称“四突耳饰玦” 。 25.卑南几字形耳饰玦(图 25): 长5.6 厘米、 上宽 2 厘米、 下宽 3.1 厘米; 上中: 长 5.1 厘米、 上宽 2.2 厘米、 下宽 2.4厘米; 上右: 长 9. 厘米 6、 宽 2.2厘米; 下左: 长 5.6 厘米、 宽 3.8 厘米; 下右: 长 5.厘米 8、 宽 3.1 厘米。 台湾省台东县卑南遗址出土, 现藏于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共 5件。 暗绿色, 有白色沁。 有窄长条形两种, 玦孔位于玦体上端。 有两件窄长条形缺口处向外撇。 长方形玦体上右对称的两个圆孔。 细缝玦口直线磨锯而成, 一端的圆孔由两面对钻。 这种耳环皆出于头部, 都是单件出现, 大都与管珠同出。 26.台湾卑南文化双人兽形玉玦(图26): 长 6.6厘米 、 宽 3.9厘米、 厚 0.35厘米, 出土于台湾卑南遗址 B2413号复体葬石板棺内。 半透明暗绿色, 满布白色细条斑及灰色斑点。 造型非常独特的这一类型玉玦极为罕见, 但曾经出土于卑南遗址遗迹台湾北部圆山文化系统的芝山岩遗址。 27.台湾卑南文化多环兽形玦(图27): 长 6.8 厘米、 宽 2.8 厘米、 厚 0.3 厘米, 出土于卑南遗址 B2413号復体藏石板棺。 浅绿色, 透明度高, 有暗灰色斑点。 这一类型的玦形器仅有一件而已。主玦身上兽头及兽尾的造型, 还相当明显可认出。 |